福建省蔬菜供应链协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5-04-25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这是继2024年首次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后,这一创新实践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阶段,为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设立的蔬菜科技小院,具有以下多重价值:
一、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1. 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将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直接落地田间地头,解决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中“产学研用”脱节问题,让先进的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快速应用于生产一线,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
2. 针对性解决生产难题:聚焦当地蔬菜种植的痛点(如土壤退化、品种单一、抗灾能力弱等),通过驻点科研团队的长期观测和实践,开发适配本地的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培育新型农业人才
1. 培养“接地气”的科研力量:让研究生、农技人员深入农村,在田间地头开展研究,实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科研从“实验室导向”转向“需求导向”。
2. 提升农民科技素养:通过手把手指导、技术培训和示范带动,帮助农民掌握现代种植技术(如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有机种植等),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
1.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引进优质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提升蔬菜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助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2. 践行绿色农业理念:推广减药减肥、循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菜篮子”安全。
四、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1.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技术赋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推动农旅融合、电商销售等新业态发展,拓展农村经济增长点。
2. 夯实乡村发展基础:科技小院作为“智力引擎”,吸引人才、技术、资源向农村流动,强化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五、强化基层治理与社会服务
科技小院常与基层党组织、合作社等合作,成为连接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的桥梁,推动政策落地、信息共享和产业链协同,提升农村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蔬菜科技小院是科技赋能农业的创新载体,通过“技术下沉、人才扎根、产业升级”,实现了科研价值与民生需求的深度融合,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微样本”。【责任编辑:晶晶】
媒体合作
联系人 :原杰
电话:13609531737
邮箱:18897170@qq.com
会议合作
联系人 :晶晶
电话:136150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