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会员展示

会员展示

时代不负追梦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福建拓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勇

福建省蔬菜供应链协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5-05-07

肖志勇出生于1979年9月,成长于江西高安农村。他的父母以务农为生,为了负担三个子女的学费,向亲戚和邻居借了许多钱,哪怕负债累累,也坚持让孩子们完成学业,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我父母坚持要培养我们,宁愿借钱也要供我们读书,把亲戚全都借遍了,到最后甚至不往来了,我们沦落为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但是当我真的考上了大学,整个乡镇都轰动了!”

1997年,肖志勇以第16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江西中医学院。以他的成绩就读更知名的学府绰绰有余,但是经济状况限制了他的选择,这所学校在报考时宣称奖励前20名的学生几千元的奖学金,这对他而言简直是“救命的稻草”。他所处的是中药学专业,专业知识他掌握得非常好。为了早日还清债务,肖志勇放弃考研,决定就业。2001年,肖志勇毕业时恰逢该校毕业分配制度取消的第一年,他在福州总院的药理科工作不再有编制,近一年后他选择到企业打拼。

肖志勇到福州马尾一家药厂工作时,本可以直接担任车间主任,但他却谢绝了领导的安排,潜心从基层做起,深入车间一线,了解工人的日常工作,熟悉设备的运转,坚持要把这些基本的技能掌握透彻,再凭借个人实力晋升为车间主任。肖志勇的这一举动,令企业高管十分动容,于是成全他学习、锻炼的心愿,将他安排在固体制剂车间,给予他比车间主任还要高的待遇。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肖志勇的工作能力与为人品行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的认可,他被破格提拔为生产部经理,获得每月500元的董事长特别津贴。肖志勇非常感恩,勤勤恳恳地又工作了几年,逐渐还清了父亲的债务,自身也过上了稳定的生活。随着背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轻,肖志勇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对技术含量更高的科研工作产生强烈的渴望,想要追求个人新的突破,于2005年入职到一家研发型企业。站在人生崭新的路口,面对一个新的起点,数不清的挑战等待着肖志勇,他坚信勤能补拙、有志者事竟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入职不到一年时间,肖志勇就为公司研发出灵芝孢子粉、孢子油等四款高科技产品,实现了“科研小白”到“科研行家”的华丽转身。最终,他所在的公司于2006年获得四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占了当年福建省获得批准证书总量的近一半。业务迅速拓展后,肖志勇的名声在科研界传开了,许多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选择留在公司奋斗。2007年,肖志勇晋升为总裁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分管公司生产、研发、采购及品管业务。他带领团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科研关口,以创新成果促进经济发展。

2012年,肖志勇遇到新的伯乐,入职另一家企业担任总经理,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两年后,他担任集团副总裁,分管集团下属的七家公司,个人的领导才能、大局眼光、决策能力等在走南闯北的工作实战中不断提升,同时随着阅历的增长,抗挫折能力也不断增强。

2014年3月,肖志勇创办了福建拓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山茶油、灵芝、薏米、姜黄素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专业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拓天”二字取自“开拓新天地”之意,寓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开拓创新。品味过生活的“苦”,肖志勇更珍惜事业的“甜”,他不仅把“感恩”的情感牢记心间,甚至在办公室会客的显著位置也挂上了“感恩”二字书法牌匾,与团队成员共勉。

肖志勇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了党支部和工会,他与员工平等交流,指导员工如何承担课题、做科研项目,提升员工研发方面的技能。他重视员工的成长,引导员工评职称,通过各种举措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振团队的士气。

2014年10月,肖志勇与福州市晋安区农业农村局的一位领导交谈时得知,有个村的一家企业种了非常多的姜黄,时下正面临滞销的危机,很多姜黄已经烂在地里。他希望肖志勇能收购一些姜黄,再运用其中医药专业知识与科研技术,将姜黄深加工,尽量为农民减少损失。肖志勇立马到村里考察,当即决定收购一批姜黄,通过乙醇萃取,把姜黄素提取出来,生产出姜黄精粉这一产品。有了这次经验,肖志勇带领团队选了一处合适的位置,建立姜黄有机种植基地,而后改良了姜黄的品种,产品获得了有机认证,有关创新技术在省、市的各大创业大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甚至闯入科技部组织的全国总决赛,最后获得福建省科技厅65万元的奖金。

2013年起,肖志勇先后获得首届福州青年科技奖、福州青年五四奖章、福州市十佳职工发明人、福建青年科技奖、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福州市优秀人才、福州市技术创新能手、福建省百千万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运盛青年科技奖、福建省火炬创业导师、福州市优秀人才等荣誉。他的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福州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公司种植基地管理部和固体制剂车间先后被授予“福州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2020年,肖志勇的公司承担了一项科技部的重点研发项目“有机姜黄种植与深加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2022年完成验收。其间,公司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针对此前姜黄遇高温分解导致姜黄素含量极低的问题,改革了生产工艺,掌握了核心技术,大大提高了姜黄素的提取能力。“过去,农户缺乏经验,种出来的农作物很多都不合格,土壤重金属超标,我们需要去测土壤,提供技术支持。后来,一部分产品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科技+市场’的经营模式,在晋安区日溪乡井后村建设了姜黄种植示范基地、在闽清县塔庄镇建设红芽芋种植示范基地、在闽清县下祝乡建设猴头菇种植示范基地,面积均为数百亩,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管理、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市场保护价收购,以有机模式种植,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和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农户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另一部分产品采用向农户收购的方式,经过公司车间生产加工推向国内外市场。”

“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福建省商务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免费参展的机会,通过四处参展,我们拓展了市场,打响了知名度。”据肖志勇介绍,公司的产品不仅占据一定的国内市场,而且远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以色列、美国、加拿大、尼泊尔、肯尼亚等十八个国家。出口产品主要包括菌菇类与各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咖啡,尤其是灵芝咖啡、白芸豆黑咖啡等与中药材相结合的十几款咖啡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新福州人”,福州已是肖志勇的第二故乡,他从各大创业赛事的参赛者变成担任各大赛事的评审,并成为福建省火炬创业导师。此外,他还应邀到一些高校授课、带研究生、举办讲座,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指导他们创新创业,助力他们成长。除了高校之外,肖志勇也时常受邀在福建省新型农民班、福建省农民创业班授课,普及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团队建设及创业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久经沙场”的肖志勇如今做决策较过去稳重许多,对于金钱的使用也更加谨慎,他通过变更办公场所、升级设备等方式尽可能地在可控的范围内缩减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他尽可能地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也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如今,肖志勇升级了位于高新区的生产车间,有了多功能提取罐、喷雾干燥机组、全自动包装机组、胶囊灌装机、三维混合机、真空浓缩机组等专业设备,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线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高精端设备。公司先后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专利5项;先后获得“拓天人”、“帅宝”、“帅丽宝”、“遇见酒朋”等11个商标。

“我每年都会做些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无论是福州还是江西老家,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义不容辞地出钱出力,每年都会回家乡看看,捐几万元钱助力家乡的发展,回馈父老乡亲。”在肖志勇的大力帮扶下,他的家乡建起了养老院、幼儿园等,老人得以乐享晚年,儿童也有更好的条件接受教育。整个村庄面目一新,越来越多人脱离贫困,许多村民盖了新房,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

“作为‘70后’,我们这代人吃到国家政策的红利,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整体都不错,为此我非常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我衷心祝福国家越来越强大,这样我们的外贸出口也会越做越好。我会把企业做好,让老百姓消费得起,也让农民能跟着我赚到更多的钱。我还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也帮助社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责任整理编辑:晶晶】

联系信息

媒体合作

联系人 :原杰

电话:13609531737

邮箱:18897170@qq.com

会议合作

联系人 :晶晶

电话:13615019995